1、孕妇能吃吗
可以适量食用
2、功效和作用
1、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2、主治脾胃虚弱、反胃、泄泻、体虚腰酸腿软、吐血、衄血、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肿毒
3、营养价值
1. 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2. 栗子含有核黄素,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3.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4. 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4、上火吗
食用过多会上火
5、副作用
板栗无副作用
6、能吃吗
能吃
7、怎么吃
鲜板栗炖鸭 【原料】 400克新鲜栗子肉、1000克光鸭、3个青蒜、6片姜、1000克磨豉酱、适量的味精、老抽、白糖、精盐、色拉油、绍酒、半碗汤水、少量淀粉。 【做法】 1.将栗子肉放在沸水里煮一下,然后剥去外壳 2.光鸭洗净,切成块,加入调味料,将青蒜切成段 3.鸭块中加入色拉油,用大火烹制3分钟,放入青蒜、姜、磨豉酱爆香,下鸭块一同爆香,加入绍酒、汤水调味,放入栗子肉同煮,待鸭块与栗子肉都熟了之后,下淀粉勾芡即可。
8、禁忌人群
糖尿病、风湿病患者及脾胃虚弱者忌食板栗。婴幼儿及脾胃虚弱者忌多食板栗。
9、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适宜食用板栗。饮食少、身体瘦弱的儿童适宜将板栗仁蒸熟、磨粉,制成糕饼。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患者可以用板栗和粳米熬粥。老人肾虚者、中老年人腰酸腰痛,腿脚无力,小便频多者尤宜也适宜气管炎咳喘、内寒泄泻者均适宜食用板栗。
10、保存方法
1.放入阴凉通风处。将新鲜的板栗放在阴凉通风处,将新鲜的板栗摊开摆放,不要将板栗堆放,只要能够保证板栗通风的话吗,保存一两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2.风干保存。板栗浸入冷水桶里, 水漫过板栗, 浸泡7~10天后捞出, 装在竹篮里, 高挂在通风处,让其自然风干。这样的话,让板栗风干的话能够大大提高板栗的保存期限; 3.放入沙子中保存。把沙子装进容器里,底部铺一层沙子,放一层板栗放在沙子上。再盖上一层沙子,盖好沙子后,再放一层板栗,以此类推,将板栗放完后,最后加一层沙子。隔一段时间喷洒一次水,保持沙子的湿度。喷水的量要适中,为了保存板栗的水分,这就是用沙子隔开板栗的原因,但是水分不宜过多,过多的话会导致板栗烂掉的; 4.放入塑料袋中保存。将板栗装入塑料袋中,保持通风和气温的稳定,将塑料袋扎紧,隔断时间翻动一次,这样保存一段时间还是没有问题的; 5.冷藏法。将新鲜的板栗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天左右,然后把壳剥掉装进保鲜袋把口扎上后放入冰箱冷藏就可以了,这样也可以提高保存的时间,但是要注意的是板栗必须要去掉壳子保存的哦,如果不去壳子,放入冰箱中保存的,板栗要不了多久外面的壳子都会发霉的,这样的问题,我是亲身经历过,所以希望大家要注意哦,免得把板栗浪费掉了; 6.木屑混藏保存。将新鲜的板栗与木屑混合,记得上面一层再覆盖一些木屑,将其放入阴凉通风处保存,这样的话也能够保存到一段时间的哦;
11、挑选技巧
1、捏外壳 用手捏一捏栗子,如果栗壳坚硬,表示果实比较丰满。如颗粒较软、空壳,则表明果肉已干瘪或闷热后肉已酥软。 2、辨形状 栗子在树上都是好几个长在一起被绿色带刺的外壳包住,靠近外壳的栗子一面圆一面扁平,长在中间的栗子会呈现两边扁平,而且越靠近外壳的栗子越容易接受阳光的照射,含糖量和日照时间有很大关系,这就是为什么靠外层的栗子比靠里的甜。 3、听声音 把栗子放在耳边摇一摇,如果不能听到声音的话,说明果实是新鲜的如果能听到声音说明果实干硬,时间比较久了,可能是陈年栗子。 4、论个头 栗子颗粒并非越大越好。我国栗子有南栗和北栗之分。北栗一般颗粒较小,每500克在70~80只左右、扁园形,果皮薄、炒后容易剥壳,颗粒也较均匀,质量较好。 5、看颜色 有些生板栗看起来表面光亮,颜色深如巧克力,这样的栗子一定不要买,大多是陈年板栗要选外壳鲜红、带褐、紫、赭等色、颗粒光泽的,品质一般较好若外壳变色、无光泽带黑影则表明果实已被虫蛀或受热变质。 6、摸绒毛 栗子尾部有很多绒毛,陈年栗子表面光亮、毛一般比较少,只在尾尖有一点点。而新栗子尾部的绒毛一般比较多。 7、尝味道 买栗子时可以剥一个品尝一下,好的板栗果仁淡黄、结实、肉质细、水分少,甜度高、糯质足、香味浓不好的板栗,坚硬无味、口感差。 8、找虫眼 好的栗子表面没有虫眼,不放心的话可以用手摩擦栗子表皮,然后表面还是没有虫眼的话,多半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