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出借人的另一个缺点是,你无法享受借款人成功的果实。借款公司利润增长了10倍,跟你没关系,只要欠你的还上了就行。当然,只要公司生存偿付没问题,你都会拿回你的那
部分本息。
2.所有权投资
当你把钱投到一项资产中,不管是一家公司还是一套房子,而公司和房子又能带来利润和收益,那么你就是所有权(权益)的所有人。
假如你有100股中国联通的A股,中国联通发行了几百亿股,你的这100股根本不算什么,那么你为什么还要持有这一手?因为作为股东,你虽然不会打电话免费,但你可以从年度分红或者股价上涨(希望如此)中获利。当然,前提是公司经营得很好,有利润可赚。如果中国联通走下坡路,你的股票就不那么值钱,甚至一文不值了。
房地产是另一类所有权,也是在一段时期内会给你带来收益的资产。作为房产所有者,假如收上来的房租大于你拥有房子的成本,或者你能以比买房各项成本更高的价格把房子卖出去,你就赚了。房地产是很好的长期投资。
房子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它自身,还取决于周边的商业环境。假如房子所在的地区经济繁荣、公司扩大规模、招募更多员工,房价、租金就会上涨;假如周围商业日渐凋零,房屋空置率越来越高,房产也就变得更不值钱了。
最后,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许多人是通过投资于小企业而变富裕的。《福布斯》杂志的统计显示,在美国和全球的最富裕人群当中的大多数,都是投资于小企业而非通过其他途径致富的。在许多国家,小企业都是创新的来源和经济的驱动力。你可以设立自己的公司,买下或者经营一家已有的公司,或者参股一家小企业。
1666.67元左右。因此,“开店不怕大肚子汉”,开赌档的最怕的是人气不旺。
庄家只赚1/6,那还算是仁慈的。现实是,赌马、赌狗、赌场的牌桌、彩票,通常庄家赚的是40-50%。
以彩票“3D”为例,你花2元钱买“000至999”这1000个数字当中的一个,中奖了你会得到1000元奖金。那么你的期望是:E=1/1000*1000+999/1000*0=1,而你的成本却是2元,亏了一半。换个方法想,你买齐“000至999”1000个号码,必然会中奖。这时你的成本是2000元,拿回来的却是1000元。
因此,长期内一定会赔上40%的买卖,是个好投资吗?
2. 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品,谨慎对待
期货、期权等被称为衍生品,也就是自身价格基于另一种证券,比如股票或债券的价格走势。
假如你在网上看到一条广告,让你现在买石油期货,因为中东又乱了,油价又要上涨了。然后你就给这家期货公司打电话,听了他们副总裁滔滔不绝的一通讲解后,觉得很靠谱,就投了10万块在期货上。
除非你是专门做期货这一行的,这样的投资基本上与把钱拍在澳门或拉斯维加斯的牌桌上没太大区别。期货价格取决于短期、高波动性的价格变化。
与赌博一样,有时候你踩对了“点儿”,可能赢了一大笔。这时候如果你“见好就收”还好,但大多数人尝到了甜头会一直做下去,“赚2倍就走”“赚10倍就走”“最后一把,赢了就收手”。最终,你是输家,而且是输个精光。
期权跟期货一样高风险,不同的是你赌的是短期内一个具体证券的价格走势。除非你有内幕消息——但别忘了内幕交易是违法的(复习一遍港片《窃听风云2》);而在有缺陷、不完善的市场里,你问每个人,他们都会说自己“有消息”,这真假难辨。
曾有一位诚实的股票经纪人说过,在他从业的12年时间里,“从来没有一个客户在做期权、股票、商品当中真正获利,只有一个客户例外,还是因为他要买房恰好提前收手了。”我们想买期货、期权的时候,应该先想想这句话。
当然,这不代表期货、期权就是赌博。正相反,期货(商品期货、金融期货)、期权,本来的目的是降低风险。
假如你是一家出口商,按照今天签订的合约,3个月后卖出产品会收到100万美元。假如今天100万美元能换回600万元人民币,你肯定不希望3个月后100万美元只能换回550万元人民币。这时候做一笔外汇期货,能尽量帮你减少汇兑损失。假如你是石油炼厂,需要钢材水泥的房地产开发商,或者是需要木材的家具厂,都可能需要商品期货。
专业人士用期货、期权来对冲风险是一回事,拿他们做投资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什么都不懂
二.就冒然进场,与赌博有什么分别呢?
三. 理解投资回报
前面讲了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的区别,以及怎样避免赌博。接下来的问题是,我究竟应该把钱投在哪呢?我大概能获得多少回报,风险又有哪些?
先来看看回报,也就是你“有可能”得到的收益。说“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只能看历史,而根据历史来做出预测,尤其是对不远的将来做预测,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历史可能重复,但它并不总是以同样的方式、以你希望出现的时间来重复。
在过去的20世纪,全球所有权投资,包括股票和房地产的回报大概是每年9%,比债权的5%与储蓄的4%高了不少。过去100年的平均年通胀率大概是3%。
既然已经知道股票市场是高风险的,那我们还为什么要去受这个罪:心理上的折磨加上可能出现的亏损,为了多拿到这几个百分点值得吗?
不比不知道,每年几个点的差别其实会很大。假如本金1万元,投资在4%、5%和9%的产品上,你会收到这样的回报(含本金):
年化收益 5年 10年 20年 40年
4% 12,166
14,802 21,911
48,010
5% 12,762
16,288 26,532
70,399
9% 15,386
23,673 56,044
314,094
投资不是旁观者的游戏。攥着现金站在岸边可不行,你得跳下去游泳。假如真要在股市或者楼市中赚钱,炒短线、频繁换手不是什么好办法,因为你这其实是在赌跑赢市场。最大的价值是身处市场之中,而不是跑赢市场。
所有权投资的风险在于短期价格波动。在20世纪的100年里,股票大概每5年会经历一个10%左右的价格调整(下跌),每10年左右经历一个20%左右的调整。楼市差不多也是这个节奏。
因此,如果真想从股市或者楼市里挣到好的收益,那你就得能够忍受这样的波动性。但一点是肯定的:决不能把你所有的钱都放在股市或者楼市。把你的应急基金或者未来的收入都放进股市,那就大错特错了。
之前我们介绍过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的区别。从回报来讲就是,短期内债权投资回报高,长期内股权投资回报高。你持有股票的时间越短,越跑不赢持有一支债券的收益。同样,在过去100年中,假如你持有股票超过10年,那么你有80%的机会比持有债券的投资收益高;而持有一年的话,这样的机会只有一半。
一些种类的债券收益高于另一些种类,因为风险与收益成对比。一支债券在这些情形下会有更高的利率:信用评级更低,那么就需要更高利率来补偿更高的违约风险;更长的期限,也需要用更高利率来补偿有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比如利率上升,其他产品的收益更高了,而我却买了你的债券,锁定了利率,就算能转让赎回也会有成本。
2. 关注你控制得了的风险
经常有人抱怨说,“股市过热了,利率就要上涨了,债券风险太高而银行利率太低,怎么办呢?”
这样的说法,好处是已经看到了价格波动对自身投资的影响,但一个问题是,你怎么知道股市已经过热?你又凭什么敢说利率要上升了呢?很多人都觉得全世界只有他自己判断地最准确,理由呢?
当你投资于股票,或者其他依赖于未来增长的产品上时,你必须首先能够接受这些投资工具的波动性。但即便如此,你实际上还是能采取一些措施,尽量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就像之前讲过的,想在股市投资,最好就是做好做长线的准备。分散投资是降低风险的方法之一:不要只买一两支股票,至少要买几支股票。
3. 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我们都知道,风险与收益相对应,但“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还是能够找到的。随便就能找到一些:
(1)
消费信贷抓紧还。如果你有年利率10%、14%或者18%的信用卡欠款或者其他消费信贷,先把他们还清再做投资。假如你本身背着债,然后还想取得较好的最终收益的话,就只能去当高利贷了。想想看,如果你还信用卡的利率是16%,然后还想一年下来净赚8%,岂不是要做到年化24%的投资才行?所以,假如你背着消费信贷,先别想别的,还上再去炒股吧。
三. (2) 投资于健康。吃得要健康,锻炼,放松。
(3) 投资于亲情、友情。投入时间和经历,改善你和你爱的人之间的关系。
(4) 投资于个人和职业发展。养成一个新的爱好,改善沟通技巧,多读书。参加在职教育课程,甚至直接回学校读个感兴趣的学位。这些智力投资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当然也希望带来更高收入。
如果钱是在储蓄账户或者货币基金上,你可能觉得这是在浪费,钱要生钱才行!这里要给出的建议就是“别急!”能吃点利息,没什么不好。别忘了,货币市场基金那点利息再微不足道,也比没搞清楚就瞎投,结果损失20%以上强。
经常有人火急火燎地给自己的投资理财顾问打电话,原因无非就是有笔大额存单要到期了,就好像两天内不做出决定去买什么新的产品,天就要塌了一样。根本没这个必要。做个深呼吸,老投资到期,可以先存个短期或者放到货币市场基金上,然后用点时间好好想一想,比较比较。
有一种投资方式叫做“平均成本法”,也叫“懒人投资法”“定期定额投资法”,就是把这一大笔钱等分成很多份,每隔一段时间投出去一份,比如一个月一次,投在不同的产品上。假如你有24万元可投,完全可以每个月投出去1万元,这些钱够你投两年的。没投出去的都可以放在货币基金上。
“懒人投资法”的好处是,你可以逐步加大高风险投资,而不用倾巢而出。假如你买的一份资产价格跌了,之后你还有机会再抄个底。而如果你一次性全押在一个产品上,如果跌了你就只能干瞪眼了。
当然,如果价格上涨了,那你很可能就后悔当初应该多买点。另一种可能是,价格一直跌,你一直逢低买入,但这个产品价格却像是一艘沉船,深不见底。另外,“懒人投资法”还会让收入所得税变得更复杂。
即便有这些缺陷,“懒人投资法”还是一个分散和降低风险的好办法,基金定投就是最好的投资工具之一。
本文章内容来源互联网,只供阅读参考。
建康养生,陪伴您一生。欢迎关注建康养生网。
标签:健康,养生,大健康,建康养生